前言
青年的公益项目是众多公益项目类型中最具有潜力和创新性的,也是青年创业创新和职业化发展的全新战场。如果把公益项目的开发过程简单地解构为:社会问题界定——问题措施开发和设计——可持续性模式建立——社会价值评估以及公益产品设计和规模化,那么第一阶段的深度调研是确立一个青年公益的重要基点,也是反应青年公益项目开发专业能力和确定自我社会问题意识的重要过程。
在青年的公益项目中,可以负责地说:唯有以此始,方可摘星辰。
为此,《青年问题调研》专刊希望可以接收全国各地青年公益团队的社会问题调研报告,一方面借青年之眼捕捉中国的社会问题现象;另一方面,也借青年之思,探 讨多样化的社会问题结构。
此为前序。
热点观察栏目组组长 刘欢
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性行为和性犯罪几率都在不断上升。同时,性病、艾滋病、未婚先孕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以上一切的根本——性教育问题,需要社会给予其应有的重视。而初中生作为正处在青春期重要时段的人群,亟需科学的性教育进行引导。
二、团队介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变蜂巢LGONE项目组致力于使初中生群体接受到科学的性教育和提高初中生性教育的普及度。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拥抱世界的美好的同时,能够充分尊重他人,并保护好自己。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46份,采访了8名在职初中教师,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接受性教育的情况。
三、调研设计
1、问卷设计
根据项目组的调研方向,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人群为11到15岁的初中生。根据初中生人群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与之相应的问题。
调查问卷问题的设定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维度:
·当前初中生接受性教育的情况
·影响初中生获取性知识的外部因素
·初中生倾向于学校使用何种知识普及形式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目前初中生对性教育的掌握程度,他们对性教育的认识,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在性教育开展上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更倾向于学校使用何种知识普及形式等情况。
2、采访设计
本次调查采访的调查人群为八名在职初中教师,其中七名教师同时也为人父母,项目组通过线上语音采访和短信互动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了采访。根据初中教师人群的特点,我们也设计了与之相应的问题。
采访中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目前所在学校的性教育开展现状
·性教育开展的效果
·在家庭中的性教育开展的情况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目前普通中学性教育开展的情况和所获得的效果,教师对性教育开展的想法和期许等情况。
项目组通过调研了解以上情况,为后续项目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和重心。
四、数据分析
根据得到的数据结果,项目组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以下信息:
1) 有92.69%的初中生对性知识并不抵触,但仍有18.46%的初中生对自身青春期身体发育感到不安,有35.94%的男生初次遗精时不知道什么是遗精,有16.07%的女生初潮时不知道什么是月经。有12.8%的初中生对性犯罪了解很少,有1.1%的初中生从未听说过性犯罪。
2) 在对关于性的方面有困惑时,有25.41%的初中生表示不会向父母咨询,有30.35%的初中生表示不会向老师咨询。有86.29%的初中生认为家长是他们了解性知识的动力,而有13.71%的初中生认为家长是他们了解性知识的阻力。有24.68%的初中生不清楚学校是否有专业的性健康教育老师。
3) 关于初中生倾向于学校使用何种知识普及形式,其中有88.12%的初中生希望通过开设讲座的形式,有61.06%希望通过专家与学生面对面讨论或问答形式,有65.63%希望通过开设性教育必修课的形式等。
4) 关于目前所在学校的性教育开展现状,共5名教师进行了回答,其中3名受访教师认为比较欠缺,存在“学校的观念不统一“、 “谈到这个话题就避讳”等问题, 2名受访教师认为学生可以自然吸收媒体宣传的性教育知识。
5) 关于性教育开展的效果,共6名教师进行了回答,其中2名受访教师表示效果不错,但未有举例,3名受访教师认为学校的性教育开展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所需的知识,1名受访教师表示不清楚效果如何,并认为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教学。
6) 关于在家庭中的性教育开展的情况,共有7名教师进行了回答。7名教师均表示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关于进行性教育的频率,有4名受访教师表示频率不高。关于性教育方式,几乎所有的受访教师都是通过口头教育的形式,只有一名受访教师在口头教育外还会选择适合孩子的性教育书籍。同时,在受访教师的回答中我们还发现,他们在性教育上对于男生的重视程度远小于女生。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之下,初中生接受的性教育不够系统全面,学校和家长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男生的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等,这些都是目前关于性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
五、延伸分析
1) 性教育的普及程度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0%的初中生不确定初中生有性冲动和性幻想是否正常,近20%的初中生认为不正常,有比例不低的初中生对于青春期关于性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这会为他们以后的身心发展埋下一定的隐患,这也正是青少年性行为和性犯罪几率都在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家长和学校缺乏专业知识
我们发现家长和学校在获取专业知识方面,主动意识和获取途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面对正处在青春期重要时段的初中生难以给予其适当的引导。有30%左右的学生表示在遇到性方面的困惑时,不会向家长、老师寻求帮助,从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家长和老师在性知识方面上没有恰当地引导学生。青少年在自己摸索的过程中容易形成畸形的性观念,而家长和学校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也很难意识到因性教育缺失而出现的种种问题。
有位受访教师提到了一个她学习心理学时见到的案例,“一个小孩,他妈妈回去之后,本来没有什么事,然后妈妈就从她的口袋里直接拿出一个避孕套,然后去告诉他,跟他说你这个年龄(初二的学生)要学会怎么去保护自己什么的,本来这件事情不提孩子不会有什么好奇心,提了之后就会对孩子有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是负面的”,所以开展性教育需要谨慎把握尺度,如果过于直接,很可能会刺激孩子的好奇心,产生负面效果,而如果太过隐晦,则可能无法起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因此,性教育需要专业知识的辅助才能更合理地进行。
3) 社会对男女生的性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等
我们分析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男生初次遗精时不知道什么是遗精的比例比女生初潮时不知道什么是月经的比例高出了几乎20%,即使只在一个区,甚至只在一个学校,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反映了社会对于男生性教育问题的很大程度的不重视,部分家长、部分学校甚至部分学生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对男生正确的性教育能够很大程度地避免未来其成为性犯罪的加害者甚至受害者的可能,尤其是在当前青少年性犯罪几率上升,以及《刑法》第237条中关于强制猥亵罪的表述从"猥亵妇女"修订为"猥亵他人"之后,对男生的性教育更应和对女生的性教育一同发展,去取得社会更持续且广泛的关注。
4) 学生希望学校开展性教育的形式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问题为“你希望学校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性教育?”的多选问题中,大多数的初中生希望学校通过开设讲座、与专家面对面讨论或问答、开设性教育必修课等形式来开展性教育,又另有少部分的初中生希望通过开展性教育竞赛活动、班会、多讲有关课程等形式来开展。
六、结束语
孩子们的成长中不能缺失性教育,我们见识过许多令人心痛的经历,不会希望这些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旦发生,伤害的将是一个甚至多个家庭。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探索这个世界的美丽时,能够避得开玫瑰上的尖刺。(来源:公益慈善学园)